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,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,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,免费AV一区二区

人工智能洗頭是噱頭還是創新?

專家建議,普通消費者在體驗新興智能洗護服務時,需保持理性,關注設備的衛生消毒流程與安全防護措施,規避潛在風險。

人工智能洗頭是噱頭還是創新?

來源:科技日報    2025-06-26 15:16
來源: 科技日報
2025-06-26 15:16 
分享
分享到
分享到微信

原標題:人工智能洗頭是噱頭還是創新?

如今人工智能(AI)已經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最近,全國許多城市掀起了“AI洗頭”熱潮,即由智能設備——AI洗頭機為消費者完成洗發、按摩、烘干等服務,洗一次頭定價為9.9元至29.9元不等。如此新穎的洗頭方式和低廉的價格,吸引了不少消費者。

那么,AI洗頭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的洗頭效果如何?它是噱頭還是創新?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。

耗時少、效率高、運維成本低

6月24日,科技日報記者在重慶一家智能洗頭館看到,不少消費者爭相體驗AI洗頭。在洗頭前,店員會先用儀器檢測顧客頭皮健康情況,并將其頭發梳順,再根據顧客發質選擇普通洗或中藥洗。選定模式后,顧客躺在按摩椅上,將頭發放進AI洗頭機的洗頭艙,開始智能洗發。

“AI洗頭機可以通過紅外感應定位頭部,配合多角度出水口實現立體清洗。水溫控制在38攝氏度至40攝氏度,水壓設置低、中、高三檔,滿足不同發質清潔需求。洗發過程中,店員會配合機器一起清洗顧客發際線,最后由機器對濕發進行智能烘干。”該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整個洗頭過程大約需要15分鐘至20分鐘。

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授、科研開發處副處長楊杰介紹,AI洗頭機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智能檢測與方案適配、仿生清洗流程、精準定位與覆蓋三方面。

AI洗頭機通過頭皮檢測技術獲取使用者發質、頭皮狀態等數據,自動調用預設數據庫匹配洗護方案,例如油性發質對應強力沖洗模式等;利用高壓水柱與仿生機械臂模擬人工洗護,完成濕發、涂抹洗發液等流程;借助紅外定位設備掃描頭部輪廓,結合環形噴頭矩陣,實現多角度沖洗。

“相比人工,AI洗頭機耗時少、效率高、運維成本低,能夠24小時工作。”楊杰認為,一些技術較為成熟的AI洗頭機還能通過恒溫系統與壓力傳感器調節水溫和力度,且顧客無需與工作人員溝通便可以享受智能化洗頭服務。

楊杰進一步說,目前市面上大部分AI洗頭機采用封閉結構,電路系統經過防水處理,還配備了“一鍵消毒”功能,從技術層面有效降低漏電和交叉感染風險。同時,該機器內置緊急停止按鈕,遇突發情況可立即中斷洗護流程,保障使用者安全。因此,AI洗頭機一經上市,便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等地迅速推廣。

只能部分替代人工服務

雖然AI洗頭機具有種種優勢,但楊杰認為,它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。他說,現有AI洗頭機主要利用自動化控制技術與基礎AI算法,但二者之間的融合度有限,缺乏由深度學習支撐的動態策略調整能力。機器只能按照指令執行程序,還不夠“聰明靈活”。

“因此,從本質上來看,AI洗頭機應歸屬于自動化洗護設備,而非真正意義上的AI設備。”楊杰舉例道,部分AI洗頭機聲稱可智能分析顧客的頭皮油脂分泌情況,還能夠給出個性化洗護方案,但實際上碰到顧客突然出現頭皮敏感問題,它就沒法及時處理了。不僅如此,部分AI洗頭機交互性不足,難以像人工洗頭那樣,隨時根據用戶需求調整洗發力度。

“相比AI洗頭機,許多消費者更愿意選擇洗得更干凈、價格差距不大的人工洗頭服務。AI洗頭要想更加普及,還需更為成熟的技術和規范化的市場管理。”楊杰告訴記者,AI洗頭機行業若要行穩致遠,需在技術革新與標準規范兩方面發力。一方面,相關生產商應摒棄過度依賴AI概念的營銷模式,將重心轉向技術深耕,通過構建完整的研發閉環,開發具備實時反饋能力的智能算法,同步升級高精度傳感器系統,以此精準識別用戶發質與頭皮狀態,提升個性化服務水平;另一方面,亟待建立行業標準體系,重點完善設備安全性與衛生管理規范。

專家建議,普通消費者在體驗新興智能洗護服務時,需保持理性,關注設備的衛生消毒流程與安全防護措施,規避潛在風險。

(王姍姍)

【責任編輯:曹靜】
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